p;
难道,他当真是个天才?就和自己一样?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全诗写完,程阳落笔,在右下角空白处写道:“程家三少,作。”
席间众人,一边默默研读,一边仔细品味。
品着品着,每到有所得时,便忍不住双眼放光,连连感慨起来。
诗歌之道,不仅讲究天赋,也讲究寻常积累。
品诗亦是如此,没有一定的文学素养,连诗味都品不出来,更不要里面的哲理与深思了。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在场几人之中,程昱的年纪最长,黄月英的天赋最高,因此,他二人对这首诗的感触也最深。
程昱一会儿看看桌案上的诗句,一会儿看看笑呵呵的程阳,他怎么也无法将二者联系到一起。
黄月英则简单的多了,她一头扎进诗句中,反复品扎,来回默读,单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这两句,就足足默读了很久很久。
最后,黄月英长叹一声,摇头苦笑道:“好啊!程公子,此诗辞藻华美,涵义隽永。哪怕只是题目,就忍不住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好美,好美的诗……”
“此诗一出,怕是天下人都要为你折服了。”
听着黄月英的夸赞,程阳突然有些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