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表现不够好,只是宋英想对她多几分考量。
更高标准,来源于更高的重视。
台上的余纨纨受宠若惊,终于还是来了嘛,自己最后一题和“标准答案”撞车的代价?
众所周知,面试中评审的突然发难完全是一边倒的追问,虽然他们会礼貌的表示“可不可以问”,但这个试探完全不容拒绝。
“所有音乐类艺术都有各自独特的赏析标准,在余同学看来,高音作品的优劣如何分析呢?”
这个问题其实是笔试最后一题的延伸,任何音乐作品都有优劣之分,高音歌曲因为其独特的风格,自然需要一种独特的评判标准。
余纨纨皱了皱眉,内心却已叫苦不迭。糟糕了,这个问题完全不在她的知识储备之内啊。
看来宋英老师也看出来了,笔试的最后一道题自己有作弊的嫌疑,并不全是自己的实力,她特地问跟高音有关的问题,是打算重新考她一次。
但余纨纨确实对这个没有研究,谁会想到艺考还问音乐鉴赏类的题?更何况还是她从未涉猎的高音。
蒲潼说过,遇到突发情况一定要冷静,如果一件事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那就尽可能把它拆分成能解决的小事。
高音作品也包含在歌曲的范畴类,音乐鉴赏也要符合基本的框架。
“高音只是作品特殊的表现形式,不论音调的高低,歌曲的优劣都要以优美程度,专业性和艺术性来衡量。”
高音歌也是歌,是歌你就不能难听,难听至极的歌曲哪怕音再高,挑战性再大,也不能称之为好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