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出自周易《彖传》。
可以说,若是按照周易《彖传》来算的话,邓显鹤提的这个国号,是可以被现在的伪清所继承。
只是伪清不讲规矩,大元、大明都用了周易旧例,伪清偏要特立独行,自己定了一个大清的国号。
大清,水克火,正好克制大明。
又有《管子·内业》:“镜大清者,视乎大明。”
没办法,得国不正是这样的,清修《明史》就是最好笑的点,为了遮掩自己底气不足,愣是把一部史书修了快一百年。
熟悉明史的史官都熬死的差不多了,《明史》才算出炉了。
邓显鹤见聂宇对“大乾”的国号似乎有些意见,又补充道:“以《彖传》来说,国号便是以此轮转承运,唯有伪清从始至终未将自身视作中国王朝,这才自改大清,美其名曰水克火,实则狗屁不通。而我大汉若以大乾承继,便是恢复中华德运秩序,又以乾道为国号,暗合天道之数,国祚必定绵长。”
说罢,又补充一句:“若是大王对大乾不满意,还可以大和、大贞……”
大和、大贞……比大乾还离谱。
好在聂宇没来及说话,倒是魏辅邦出言反对:“国号大乾还能理解,乾坤天地,此为天道。大和、大贞未免太过生僻,而且也不合乎我大汉开国立意。”
众人争执不出个所以然,大家都想自己建议的国号被选中,谁都没办法真正服众。
聂宇却也不着急,国号这种事情本来就是出个参考,顺便考校一番秘书阁众人的学问主见。
就算现在他们都能认同几个国号,那也是要回头拿去内阁,让内阁众部的官员全都参与讨论,甚至还得打一番口水仗。
完事了,还有新的年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