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怎么会想到起这么个国号出来?
中华本就有中国的意思,而且立意的时间非常早,早到汉朝就已经存在了中国、中华的概念。
宋朝时期周边列国强敌环伺,军事和民族压力山大,有个叫石阶的读书人专门为此写了一篇《中国论》,明确提出了中国就是中华,就是华夏的概念。
说人话就是,中华是中华,你们这些契丹、党项蛮子,别以为占了几块中华领土,就可以自称中华了。
聂宇要拿中华帝国做国号,基本等于是商人先用做了件服,售卖的时候就给服命名为。
聂宇读完奏章里的国号票数,心里倒也难得松了口气,兜兜转转大汉又绕回了大汉,这个当初为了反清定下的-杆旗号,就这么成了大汉的正式国号。
说起来,聂宇在定下不记名投票选定国号,他也是真怕百官选到了大明或者大和,甚至大乾都有些让他细不住。
大明都亡国百多年了,而且也确实到了该亡国的时候,唯一不好的只是被伪清捡了便宜,还是不要再来个死后许尸,反而败了大明最后的体面。
与之相比,大汉就不一样了,大汉虽然也很早,早到了两千多年前,但大汉终究不是单纯的国号,便如罗马帝国一般。
大汉已经从最初的汉朝国号,经过两千多年的时间推移,逐渐演变成了汉家代名词,国号大汉并非寓意大汉复国,也可以是汉家天下的光复。
毕竞,聂宇又不姓刘,但他却是汉人,他的治下百姓也多为汉民,定国号为大汉名正言顺。
前来汇报的礼部尚书顾景,适时请示问道:“大王,新朝国号已定,那年号呢?”
有了国号,当然也要有年号。
正好大王的登极吉日也快到了,那就跟国号并定下,礼部这边也好提前做好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