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都是打工的,呃,就是听令行事的,遇到这种事,他们总要向上禀报,我是觉得,咱们可趁这机会赶路,等他们有了计划,殿下或许已在几十里之外,他们想追也难了。”
老太监面色惨白的说:“殿下身上有伤……”
况钟忙说:“先保命要紧!”
朱瞻基深吸一口气说:“我们的马匹在山林外都放了,巡检司有多少马匹?”
董树本是站在门外的,听到这句话,赶紧进来躬身道:“有六匹马,用作报信和日常采买,还有两头驴……”
朱瞻基说:“驴没用。”
贾川补充道:
“山林中骑不了马,殿下和况郎中可坐在马上,着人牵马而行,等出了山林,命一人快马加鞭到沧州城内买辆马车,殿下也可坐得安稳些,晚上不歇息,再赶一日路便可到霸州……”
“你有多少宝钞?”
贾川愣住了。
说到大明宝钞,贾川满肚子牢骚,虽说他来到此地不过三年,但可没少跟宝钞打交道,这东西高一尺,广六寸,质青色,外为龙文栏,上面写着‘大明通行宝钞’,两边八个篆字‘大明宝钞,天下通行’,中间画的是几串铜钱,为了防止民间伪造,最下面还有一句警告‘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十五两’。
这是朱元璋留下的制度,‘大数用钞,小数用钱,钱钞并行’,禁止使用金银进行贸易,贾川就纳闷,都不让用,赏银是个什么鬼?
先不说金本位,银本位,也不提准备金,因为贾川也搞不明白,只说金银都被朝廷换走了,可百姓却不能用宝钞换金银,这宝钞能保值?
他听董树本说过,洪武初年每钞一贯,铜钱千文,银一两,可到了洪武二十三年,一贯宝钞只能换二百五十文,四年后一百六十文……永乐二十年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