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各方心思
钱贯这一行人来的不算少,拢共八个人,只钱贯人跟着贾川回了宅子用饭,其他人自然是崔有志和李顺在县衙接待了。
二人回到宅子的时候,董树本和顺子刚起身,考虑到东厢房内此刻的气味,贾川带着钱贯去了西厢房,自有下人伺候茶水糕点,二人聊着闲天等着饭菜。
董树本和顺子躲在东厢房,就没敢出来。
贾川跟钱贯也聊不了别的什么话题,便从关心工作上下嘴,多嘴的问了问太监的工资待遇,退休金什么的。
听了钱贯的回话,贾川有种被骗的感觉,被上一世的影视剧骗了。
在明朝,不是所有断了子孙根入宫的人都可称为‘太监’,他们的级别很多,连升三级也到不了太监的位置。
刚进宫的时候只能当典薄、长随、奉御,如果表现良好就能升任监丞,监丞在往上是少监,少监的顶头上司才是大名鼎鼎的‘太监’。
钱贯现在就是少监。
贾川听得有点蒙,钱贯还未住嘴,在他看来能找个贾川喜欢的话题可不容易,这一般人谁愿意听他们那些事?而京城那些官员早就对他们了解的透透的,甚至比他还在以上。
而对于贾川这位比较神秘的人物,钱贯的理解是:必须伺候好了!
能这么年轻便坐到少监的位置,钱贯的理解力,洞察力都错不了,他从海寿的表情和言语中能感知到这位贾经承可是太子来日身边的红人,将他伺候好了,师父自然欢喜,师父高兴了,他才能高兴。
于是,钱贯又讲了讲宦官机构的组织框架,各部门专属职责,哪几个部门是个好去处等等,让贾川听得像是他要入职了,人事在给他介绍工作岗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