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大黄鱼会很多,结果往摊位上一看只有寥寥几条。
钱进挺纳闷:“大黄鱼怎么这么少?”
摊上杀鱼的汉子随口解释道:“这两年东海没有多少大黄鱼了。”
“72年开始大规模捕捞大黄鱼,丰产了两年,到74年就少了,去年更少了,今年还要少。”
“咱海滨市不出产大黄鱼,老百姓也不太吃这个,这样本来渔获就少,来到咱海滨的大黄鱼当然更少!”
这涉及到钱进刚发现的生财之道,必须得知根知底。
于是他掏出香烟给附近摊位上的渔民和售货员发烟,跟他们闲聊起了大黄鱼。
恰好这里售货员有魔都人,了解大黄鱼的情况,便叼着烟给他讲了讲。
原来大黄鱼以前是东海的四大渔产,出产量极多,倒了渔汛期一对渔轮一网就捕到十多万斤大黄鱼。
于是一到汛期,大黄鱼就多得铺天盖地:
“那时候的十六铺、吴淞水产码头上,我们经常用一种三轮脚踏载货车装运黄鱼,时间长了,就连这种三轮车都改名叫黄鱼车了。”
另一个年长渔民笑道:“确实,刚建国那会尤其多。”
“当时东海盛产黄鱼但缺少冰库保存,政府允许分期付款买黄鱼,以解决掉成堆的黄鱼,并把这种方式称为买爱国黄鱼。”
“那时候海滨城里也卖黄鱼,不过不是卖咸鱼或者鲜鱼,是让副食品店用面粉裹了油炸然后沿街叫卖,多少钱一条?五分钱!”
又有买鱼的客人闻言聊了起来:
“这得有年头的事了,那会我还上初中呢,当时沿街都有卖黄鱼的,我爸最爱买了,他说能吃黄鱼兼爱国,一举两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