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般激动。
他的军装扣子在晨光中微微发亮,那是常年佩戴军功章留下的痕迹。
“温婉,你这策划里有咱老祖宗的魂,更有新时代的魄!”他激动地拍了拍了大腿,“今年正是咱们国家强军改革的关键年,咱们这样要办,肯定办成全国的标杆!让全国人民看看,河洛儿女的爱国热情!”
……
八月底的一个清晨,洛市在薄雾中苏醒。
街道两旁早已挂满了“热血青年立志从军,热血青春报效祖国”的横幅,2015年最流行的中国红元素随处可见。
柏油路上,三十六面鎏金大鼓早已架起,鼓面蒙着的牦牛皮泛着油亮的光泽,那是老周家祖传三代的宝贝。
非遗传承人老周将鼓槌在掌心狠狠搓了搓,布满老茧的虎口突然发力,第一声鼓响如惊蛰春雷,惊得檐下的燕子扑棱棱飞起。
紧接着,鼓点化作连绵的急雨,敲得围观群众心头发烫——这是失传已久的“得胜鼓”,曾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出征的将士壮行,如今在新时代的强军号角中重获新生。
随着老周这阵激昂的鼓声划破长空,三十六位鼓手们身着传统红色劲装,腰间系着金色绸带,随着鼓点的节奏用力挥舞鼓槌。
那鼓声如雷霆万钧,震得地面微微颤动,也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
鼓点时而紧凑如急雨,时而舒缓如流水,变幻莫测间,是河洛人民对新兵们的殷切期望与祝福。
“咚!咚!咚!”鼓声如雷,秧歌队的红绸率先划破街道的晨雾。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