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做到?”
“陛下,出了山海关,臣就无权管辖了。”
“朕要跟你说的就是这件事,朕已经跟李邦华说过了,让他来主持从山海关到宁远的水泥路修建。“崇祯说道,“但目前关外没有水泥厂,就需要顺天府还做供给,你得出人。”
邱禾嘉又说道:“陛下,这牵扯到人员俸禄问题,臣的预算恐怕不够啊。”
“无妨,顺天府水泥厂现在是国营商社,你尽管以买卖的形式卖给关外,一码归一码,钱得分清楚了算。”
邱禾嘉一听,这好啊,还能赚钱,何乐而不为。
“臣谨遵陛下圣训,臣立刻去办。”
“此事朕在交给李邦华全权统筹,他会与你沟通清楚。”
为什么要交给李邦华来统筹,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李邦华现在位高权重,期间牵扯到辽东军费开支,必须由更高级别的人来统筹这件事才能推进下去。
否则,根本无法调动辽东的军政官员来做这件事。
以之前的军备调度体系来看,辽东战场,最大的问题还是军粮运输问题。
辽东的军粮肯定都是从顺天府调度过去,主要分陆路和水陆。
陆路走山海关,水陆走大沽口(天津)。
陆路非常慢,修建水泥路是为了完善后勤体系。
万历、天启年间明军各种被摁在地上摩擦,其实都是后勤体系出了大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