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一种是问答式的考试,主考官一个个问,一个个答。
之所以这样分开,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对农业、手工业有经验和知识储备的人,是没有读过书的,甚至大部分连字都不认识。
但这部分人,又确实有宝贵的知识储备。
人类的知识体系,其本质还是经验积累,一代代积累。
知识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这也是新学办学的宗旨之一。
至于笔试的考场,为了体现对考试的重视,是直接安排在江南贡院里考的。
这一日秦淮河畔最热闹的一段被封锁起来,不少人都好奇地看着江南贡院。
这场面与科考极为相似。
直到现在,人们才忽然意识到,大明朝似乎真的在改变了。
连科考都在做改革。
下午的时候,崇祯和汪乔年商量了一下,是关于南京大学一些完善的措施。
既然南京大学开始招生了,南京成立南京格物院也是势在必行。
而且东南一带的农业和种植业都非常发达,对农业的研究,必然是会优于北京的。
崇祯也给出了一个想法,他认为完全可以在南京大学设立一个最高农学奖。
用这个奖来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