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一波三折,要知道1993年国内开始有版权法,原著苏潼的《红粉》在版权法之前卖给了燕京电影厂,也定了让李少虹来拍。版权法之后,苏潼又卖给刘晓箐,刘晓箐想让姜闻拍这部片子。
燕京电影厂不干了,于是打起了这场第一官司,最终仲裁的结果是燕影厂赢了。
关键香江导演徐可资助了《红粉》前期筹备的钱,但等到电影立项时,相关政策规定取消合拍片,徐可当时就傻了,完全不知该怎么办,这钱等于打水漂了。
《红粉》最终筹到250万元人民币,因为在发行上急于收回投资,在后面电影局审查通过《红粉》之后,香江大洋影业有限公司就以380万元人民币买走了该片的全球版权。
说来,这部电影最终收获了2800万元人民币的票房,也是国产片第一次实行国际通行的分账模式,制片方分成35%,电影公司+影院分成65%。
可以说,这个模式到后面一直几乎没有变,比例上都差不多。
《红粉》在艺术和商业上是成功的,但等李少虹好不容易证明自己的时候,后面又不一样了,国内电影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剧变,原来电影制片厂都是计划经济,电影厂会把所有东西都配齐,但后面在1993年后开始体制改革,取消导演室,所有人的电影都是自筹资金,因此她拍电影遇见了前所未的困难。
在寻找投资上让李少虹感到心力交瘁,相比之下,拍电视剧不用为筹钱操那么多心。当时,李少虹、滕纹骥、等一批第五代电影人都“下海”拍起了电视剧,而且电视剧市场空前繁荣。
在严峻的生活面前,这位女导演只能暂时把艺术的梦想藏在心里,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曲线救国。
那时,后面李少虹和朋友李小宛就开了荣信达公司,两人在1992年首次合作电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