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陈家沟拍电影时,看见老农把《故事会》揣在怀里,下地休息时就拿出来看,笑得像个孩子。
他们看不懂意识流,读不惯朦胧诗,可他们能从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就像《木棉袈裟》里的武僧,为了保护别人,宁愿牺牲自己,这难道不是我们该歌颂的精神?”
“有人说,我作为改开先锋,应该写更‘高级’的作品。可改开不是空中楼阁,得接地气,得让老百姓明白。
通俗就像桥,能把深刻的道理,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讲出来。这有什么错?”
……
洋洋洒洒写了好几千字,最后装进了信封里面,写上了投稿地址。
本来想着直接投人民*报,但程学民也回过头来,一个小小的江城晚报,还用不着他杀猪用牛刀,上人民*报降维打击。
他,还不配!
所以别说人民*报,就是文艺报对面都不够格。
既然对方的主阵地是江城晚报,那别说他程学民欺负人,那就同样晚报对晚报,程学民这次选择了燕京晚报。
随即,填好了燕京晚报的地址之后,差不多也下班了,就找到了编剧处的大舅哥冯家钊,让他开车一起回家。
还不错!
经过这一个多月的独立开车,大舅哥冯家钊的车技,已经算是个老司机啦。
“学民,你这出去一趟,廋了,也黑了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