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为剧本里有句“知识分子也能当农民“,被审查组勒令重拍了十七遍。
当时他也是这样攥着铅笔,在会议室里听着各种“不符合阶级立场“的批评,铅笔芯断在掌心都没察觉。
“老厂长!”黄健中从后排挤过来,手里的胶片盒叮当作响,“刚才那句话……学民他……”
“听见了!”汪洋突然转身,眼眶亮得吓人。
有了“不要横加干涉”这几个字,这就是上方宝剑,看以后谁还敢死拽着程学民写的那几个通俗演义找茬说话。
老领导都在会上,这么强调了,看谁还敢在报纸上,那么毫无底线的抨击。
但更多的,还是憧憬他们燕影厂今后的未来。
如果审核进一步松绑的话,那他们的春天是真的要来啦。
汪杨的手指在笔记本上飞快地写着,笔尖划破纸面:农村改革题材、老舍先生未刊的剧本、程学民提过的“武侠电影新拍法”……
这些过去只能在澡堂子里压低声音讨论的想法,现在像春天的草芽,争先恐后地冒出来。
他想起
1975年拍《海霞》时,光是女主角的辫子长度就被审查了三次,理由是“资产阶级审美倾向”。
而刚才老领导说的“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简直是把镣铐给砸了。
此时的老厂长,恨不得现在就飞回燕影厂去,回厂里开创作会,把压箱底的剧本都翻出来,给人民拍点像样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