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左右。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这句话其实是44年的征兵口号,当时豫湘桂战役打响,前方溃败,战线吃紧,只能征召青年学子入伍,动员了12万学子,组建了10个师。
这次山城那边对之前签订的协议果然反悔,人家也是很重视教育和人才的。
后来经过协商之后,将总数降到了5万,之前已经陆续过来了3万多人。
期间还有不少学子是主动申请来八路军这边,所以人数有些超出。
再看人群外围,还有不少穿着国军军装的人,也都聚在一起,排队登记进营地。
那些是送过来的飞行员、坦克兵、炮兵,以及海军。
算上这一批次过来的,前后加起来总人数大约6400多。
海军是最多的,3800人,包括了一部分陆战队员,都是自己申请过来的。
正如王嘉恩所说,在哪儿晒太阳不是晒啊,在西南想上前线还不允许,那不如过来八路军这边打鬼子。
同时山城也愿意放人,尤其是海军。
给了又怎样,在太行山里开军舰吗?
一路上也正是有这些当兵的前后保护,赶路的队伍才没有被沿途的土匪军阀骚扰。
要是一般的兵油子可能不会管,但是这些都是技术兵种,基本都是高学历人才,心热忱着呢。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