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才多少啊,你说这花能种吗?”
秦老险栽地里,高声道:“两千颗,你没疯吧?”
这边两人热火朝天地说着话。
那边杜容和也着楚韵的样子蹲在田边问周围的佃户,今天田里收成如何,卖的米价是多少。
农人都不用想,脱口而出:“今年四平八稳,也算个小丰年。粮么,还是五文一斤。”
楚韵看他们庄稼长势不如皇庄,也不如她老家的田,插话:“就这么些粮?*? ,又要卖,又要吃,能吃饱吗?”
秦老盘着腿坐在土上,好笑道:“你不是种过地吗?这还不知道。大丰年也是半饱。一年到头也就春节吃顿饱饭啦。”
其实不用想也知道。
就拿小麦来说,亩产三百斤的小麦,要给杜家这些地主一百二十斤,大清官府还要收走三十斤。五口之家一年往往就剩一百多斤了粮了,就这还要卖了换钱花,能吃饱就又鬼了。
杜家怕叫沈阳说嘴,收的租很少,跟佃户是二八分,他们二,佃户八。黄米胡同其他人,都是三七分,四六分的也不在少数。
所以,杜家在佃户中还落个仁厚的名。
要不是这样,秦老也不肯给杜容和种这见鬼的葵花。
但楚韵过的还真不是这种苦日子。
楚家乡下有她精耕细作,亩产一直不错,加上有楚父余荫,要不是闹蝗灾,他们乡过得还挺滋润。
听秦老这等熟手都这么说,楚韵怪不好受的,原来这就叫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杜容和心里也不是滋味,他是旗人做的是内官,但接受的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