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在咱家地头,给真心想学的叔伯婶子们说说我这点粗浅经验,大家一起琢磨琢磨,看能不能让咱村的地多出点粮食。”
李桂香一听,急了:“晓晓,你……”
苏晓晓拉了拉李桂香的衣袖,对她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别急。
虎子娘一听这话,眼睛都亮了:“哎呀!那敢情好!晓晓你真是个好孩子!婶子替大伙儿谢谢你了!”她说着,就要给苏晓晓鞠躬,被苏晓晓眼疾手快地扶住了。
消息一传开,村里顿时热闹起来。到了说好的那天,苏晓晓家地头围了不少人,都是些平日里肯下力气、人品也还过得去的村民。
苏晓晓也不藏私,挑拣着系统里那些基础却实用的农业知识,用大白话讲了出来。
“……这地啊,不能年年就那么种,得深耕,把下面的土翻上来透透气,庄稼根才能扎得深,长得壮实。
还有这播种,也不是越密越好,得给苗儿留足了地方长个儿,不然挤一块儿,谁也长不好……”苏晓晓一边说,一边用树枝在地上比划着,“至于这肥料嘛,咱自家沤的农家肥最好,但也要讲究方法,不能一股脑堆上去,得发酵好了……”她巧妙地避开了系统提供的特殊改良剂,只讲些常规的积肥、施肥技巧。
村民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有人提出问题,苏晓晓都耐心解答。
林雪柔也闻讯赶来了,她站在人群外围,静静地听着。
作为知青,她也读过一些农业方面的书籍,苏晓晓讲的很多道理,她能从理论上理解。
偶尔,苏晓晓讲到某个点,林雪柔会适时地补充一两句理论依据,比如“合理密植是为了保证作物有足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