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硕的屁股坐到王德发的腿上,双手环着他的脖子道:“我家那口子出差去了,老王,今晚……”
……
灶一天就砌好了,面上用水泥找平,平整又美观……至少当下的审美是这样的。
一米直径的大锅灶,立在门口看起来确实醒目。
灶做了抬高处理,锅沿离地一米,让灶看起来更高大,站着涮牛肉和牛杂也方便。
不过灶不是砌好了当天就能用的,得等三天,干燥了才能使用。
接下来三天,周砚空余时间主要负责教他妈做跷脚牛肉。
牛骨汤他负责炖,不同牛杂的炖煮时间掐准了,跷脚牛肉也就差不多成了,确实没啥技术含量。
那点秘方,都在这锅汤里了。
赵铁英同志也算是汤锅界的老厨子了,只是涮个牛肉和毛肚,按时捞起牛肠、牛蹄筋,把控一下分量,掌握的极快。
三天时间,她就已经能够独当一面,足以管好门口那口灶了。
期间周砚还去了一趟嘉州市区,打算定制一副霓虹灯广告牌,但在得到报价后,果断右转在隔壁供销社买了一桶油漆和一把刷子。
这天晚上,周砚照常把笋干泡着,从杂物间取出油漆和刷子。
灶台朝外这面,他已经提前刷了一道白色石灰,他拿铅笔先比着尺寸画了六个格子,拿起刷子蘸了红色油漆,便直接提刷写下‘周记跷脚牛肉’六个大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