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和效率?”
两人立即返回实验室,开始深入研究垃圾处理技术。廉默首先调研了各种能够分解有机废料的微生物,而比奇则专注于寻找能够处理无机垃圾的装置。
“我发现了一种非常有趣的厌氧细菌。”廉默在显微镜下观察着培养皿中的微生物,“它们能够在无氧环境中分解有机物,而且产生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和甲烷,可以被进一步利用。”
比奇也有了发现:“这种材料,滤元素,对金属离子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而且能够将它们转化为无害的化合物。我们利用它来处理金属垃圾。”
但单一的处理技术仍然不够。廉默意识到,他们需要建立一个复合的处理系统,将不同的处理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分层处理系统。”廉默在白板上画出了初步的设计图,“第一层用厌氧细菌处理有机垃圾,第二层用滤元素和相关装置处理无机垃圾,第三层用过滤系统处理残余物质。”
这个设计理念很快得到了比奇的认同,但具体实施起来却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他们需要为每一层处理系统创造合适的环境条件,确保不同的装置能够高效工作而又不会相互干扰。
“温度、湿度、酸碱度、氧气浓度,每一个参数都需要精确控制。”比奇研究着各种要求,“而且不同层次之间还需要有效的隔离,防止交叉污染。”
为了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廉默决定先建造一个小型的实验装置。他们在实验室的一角搭建了一个立方体结构,内部分为三个独立的处理层,每层都有独立的环境控制系统。
第一层是厌氧发酵室,专门用来处理有机垃圾。廉默在这里放置了经过特殊培养的厌氧细菌群落,它们能够在无氧环境中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