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越过山峦,频佳就已经站在了实验基地的核心培养区前。在她面前,一个巨大的半透明生物培养舱正散发着柔和的绿光,里面生长着一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特植物。这株植物高达五米,主干粗壮如柱,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那规整的几何形状——完全呈现出一个标准的房屋结构。
“基因表达调控成功率已经达到94%。”负责植物工程的技术员兴奋地向频佳汇报,“这株原型植物不仅外形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基本成型。”
频佳仔细观察着这个生物工程的杰作。植物的主体部分形成了完整的墙壁结构,厚度达到三十厘米,足以提供良好的隔热和防护效果。而植物的顶部则自然弯曲成拱形,形成了天然的屋顶。更令人惊叹的是,植物的内部居然形成了中空的居住空间,仿佛是专门为人类居住而设计的。
“内部环境如何?”频佳询问道。
“温度恒定在22度,湿度保持在60%左右,而且植物会自动调节内部的氧气含量。”技术员查看着监测数据,“可以说,这是一个完美的生物居住环境。”
这项技术的突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传统的建筑需要大量的材料和人工,而且在山地环境中运输和建造都极其困难。但房屋式植物不同,它们可以直接在目标地点种植和培养,几个月后就能形成完整的居住建筑。
“我们现在可以开始培养了。”频佳做出决定,“选择几个合适的山地位置,开始实地种植试验。”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指挥部。译高对这项新技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立即意识到这种技术在军事上的巨大价值。
“如果我们能在山区快速建立前沿基地,战略优势将大大增强。”译高在技术汇报会上说道,“传统的基地建设需要几个月时间,但植物建筑可能只需要几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