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确实比较困难。
赵大姐不愿意在单位被边缘化,于是带着好几位同样不如意的同僚出来闯荡。可惜,现在已经错过了最佳下海时机,再加上传媒业界也并不太平,混得并不如意,于是被郑良知介绍过来,带着几名跟班草创了《京西都市报》。
面试的时候,小金其实不怎么懂,郑良知和黄漪漪对她的评价还不错。
负责《知音杂谈》的人选,是一位从南方来的二十七岁女性,名叫王燕,本为当地一家草创不久的杂志的副主编,能力也很突出。来京城闯荡,并非其所愿,而是预备结婚的对象突然调动工作,她也不得不被动跟随成为“京飘”。
这年头飞机票比较贵,火车票便宜,但是不好买,家用电话普及率不高,手机还是奢侈品,网络联系更是限于发电子邮件。
一旦分居两地,最靠谱的交流方式就是写信了。
许许多多远隔千里的情侣就因为受不了异地恋的煎熬之苦而劳燕分飞。
王燕和她的对象感情还不错,为了终身大事而冒险来到人生地不熟的京城,找个靠谱的工作都很困难,京城物价不便宜,靠男方一个人工作赚钱养家,还真有些困难。
从十多名面试者中脱颖而出,王燕也格外珍惜这份工作,尤其是第一次挑大梁,着实是一次考验。
金尚对这位年轻的女编辑还比较满意,金手指也提示这是未来会给公司带来较大好处,可挖掘潜质的人才。
手里的样刊,几位相关人士已经看过了,意见也提了许多,改了许多遍,最后定稿的版本,金尚也很比较满意。
只不过,传统的发行渠道,太保守了,五万份,其实并不多,可想要一炮而红,还得有点手段。
“王编辑,我已经托人和本地妇女联合会沟通过,主要面对女性读者的都市情感类杂志,对她们的工作,也是重要的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