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尚很强的个人意志,属于“命题作文”。
票房和投资收益倒是其次,电影的热卖及曝光,宣发效率以及推广能力,是金尚更加看重的。
文化产品本身赋予的额外属性,有赖于它的传播范围,按照金尚的话来讲,就是流量经济的一部分,后来的明星化战略,只是为泛滥的流量特意打造的变现宣泄出口。
只有在关键时刻的“成功”,才能证明南家兄弟的价值,否则,强行塞给金尚的股份,未必能将其拉拢在身边。
国内全年票房不知道能不能超过二十亿的时代,指望一名百亿富豪将影视产业看得有多重,并不现实,只有附加价值和额外收获,才是金家父子看重的。
如果常棣文化不能起到“文化事业排头兵”的作用,它在金尚的事业版图中,价值可能还比不上京城北方联合足球队或者《京西都市报》这类业务。“南董多虑了,以目前业界同行的实力,咱们在影视圈是独一档的存在,论业务能力,几乎找不到对手。”
“也不能这么说,有点飘了。”
南大彪嘴上矜持,内心其实也比较认可戴义琴的说辞,
“以前小试牛刀,这次玩了把大的,效果要是出类拔萃,以后拍同类影片,招商工作就好做了。”
豪车、酒水、首饰、品牌服装和电子产品等,一个比一个财大气粗,是影视剧赞助商的主力,过去不是没有此类合作,而是主要集中在电视剧,免费信号,谁都可以看;
电影就不行了,要掏钱才能进场观看。
不过,观影群体,是十分优质的客户,有钱有闲,还有精力和兴趣关注的,都是消费能力极强的目标。
想要将这部分优质客户抓牢了,常棣文化的作用很大,可要是南家兄弟不顶事,今夕文化也是有文化商品产出能力的,渠道铺设水平也不差。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