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他的学识不是考举人考进士的学问,而是包罗万相,可称为杂家。
但以他三十岁“高龄”,在王伦这个年轻人面前却总觉得对方学识之广让人叹为观止。对自己抛出的任何议题不但都能迅速接得上话,而且自成一番见解。有些想法虽然天马行空,细想却令人深思。
果然人的名、树的影,山水郎能够响彻东京,绝非浪得虚名!
他当然不知道,作为受过系统教育的王伦,在扯淡这件事上,绝对超过今世最牛的人好几十个街区那么远。
于是宾主尽欢,相见恨晚。
两人谈得投机,酒过三巡,闻焕章想起今日之事,忍不住对王伦道:“大官人,这裘家是本地一霸,听说与漕帮的人有交往,又与本县县尊关系甚好,只怕明日之事会再起反复!强龙不压地头蛇,若是打蛇不死,后患无穷!”
王伦早有准备,道:“小可岂会不知?若仅是白天之事,便是见了官也无非打几个板子,这还是县尊看在小可的面子上----幸许小可的面子竟一点用也没有、当堂释放也未可知。
只是小可建工坊不过几月,裘家便屡次三番上门找事。若不打回去,却不要三天两头提防它?俗话说不怕贼偷,却怕贼惦记着。所以小可已经作了准备,非得另有别的由头不可,不过这裘建功小可是不会放的。”
闻焕章见王伦如此笃定,便知其必是有了后手,微微一笑。
又饮了一会酒,此时天已大晚,闻焕章便要辞去。正在这时,薛永来报:“有裘家庄裘老太爷、裘家三子带了数十个庄客擎了火把过来,要我等放了裘建业,不然就一把火把这里烧作平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