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有些事情,真由不得你了。
“王贤弟得三皇子青睐,又与滕府尹以诗交往传为佳话,原本是一件文坛佳话…”
王伦等着他转折,通常,以“原本”、“本应”等开头的,都会有反转。
果然,王仔昔话锋一转:“只是于王贤弟本人可能无意,或者只是才华横溢的即席之作,落到有心人眼里却可能是一场灾难----王贤弟须知道,太子与三皇子之间虽然兄友弟恭,难免外人会有误解…”
这个王伦懂。天家无情,历朝历代的皇子们绝对和‘兄友弟恭’没有半点关系,相反,伴之整个封建社会的都是看得见的或看不见的血腥和权谋。
根据历史记载,在中国历史上,共发生过五十二起弑父杀兄、谋篡皇帝位的事件。唐代李世民有“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本朝太祖和太宗有“斧烛灯影”,到后世都是个谜。
其它像三国魏时代“相煎何太急”之类的未遂事件不胜枚举。
太子和三皇子之间也不例外。
本来,宋朝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但因种种原因,这事弄得很不彻底。
主要是太宗系得国不正,便有了“兄终弟及”,徽宗也是此例----他是继承其哥哥宋哲宗的皇位,后者无子。
另一个原因便是册立皇太子的时间普遍较晚。对于这一政治传统,南宋孝宗曾经做过解释,就是“朕久有此意,事亦素定。但恐储位既正,人性易骄,即自纵逸不勤于学,浸有失德。朕所以未建者,更欲其炼历庶务,通知古今,庶无后悔尔。”
说大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