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焕章其实对安仁工坊热火朝天的场景很是诧异,也很想看一看同为读书人的王伦,究竟有什么手段,让整个村子的人心凝在一块。
大家都说安仁工坊好,他怎么可能感觉不到?
于是欣然应允,反正私塾里的三位先生都很敬业,极少要找他。然后每天倒有大半天的时间泡在工坊的账房里,带着几个记账先生,完成了他从读书人到财会人的转变。
至于工钱…王伦说了,除了最先跟他的杜迁、宋万,兄弟们平时都是每月二十贯,不分职务。闻焕章入工坊的第一天便收到了二十贯的安家费。
那是拿他当兄弟看呢。
然后闻焕章便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工坊的建设大业之中…不为钱,只为王伦对他的尊重。他知道自己手无缚鸡之力,也没有经商的天赋,至于算账,工坊里聘请的两个账户的水平不逊于他。
而他们的酬劳每月只有区区四贯零四百文,然而已经感激涕零了。
安仕工坊用的是本村人,京中则是招收退役的禁军。
确切地说,是西军。
这也是偶然一念,经历了惊心动魄的过程。
时间来到五日前。
自那晚宣赞帮王伦摆平了林冲的纠缠之后,在王伦着意结交、宣赞完全敬佩的互动之下,双方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
王伦放了学之后有时也会找他喝酒,然后某一日深夜,在回家的路上,行至东大街转弯处被一群乞丐拦住马车。
衣衫褴褛不假,皮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