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花丛与崔念月两女都是性格极好的人,对周围邻居一向温婉有礼,且年轻貌美,两姑嫂又针线出众,甚得众人喜欢。
她们向来清晨便浆洗衣服、做针线以此来补贴家用----花荣能安心在武学科读书,倒有大半是花丛的功劳。
只是一向勤快的她们,今日竟然半晌不见人影,有同院的邻居便奇怪了,前来唤人。
岂料见到大门敞开,却无人应答,联想到昨夜似乎有许多脚步声在院里响过,心知有异,赶紧唤人。
无疑时整个甜水巷都惊动了,都说定是贼人见了姑嫂两人貌美起了歹念,趁夜把人掳了去了。东京人多嘴杂,向来有丢失人口的传统,却少有被找到者,都说她们凶多吉少。
可怜了两个娇娘,不知道会遭受何等的悲剧!
渐渐地传到崔念四耳里,这一下三魂赶不上七魄,急忙去确认,哪有人影?官府的人倒是在勘测现场询问乡邻,只是根据传闻,找到的机会渺茫。
要知道宋朝普通京师人士有两怕,一怕官府,二怕鬼樊楼。
官府不消说了,苛政猛于虎么。但鬼樊楼的可怕,在于让人绝望。
有一批凶恶之徒,以鬼樊楼为基地,专营不法事。趁着年节,在大街小巷拐带小孩,俗称“拍花子”。家里人自然要着急寻找,但只要他们带着孩子逃入地下渠道,这孩子就算没了。
就算家长去官府报案,衙役也找不到他们的窝点。
京师有多广阔,这鬼樊楼就有多大,里面四通八达,如同一个地下城市。小孩在里面成长,接受“前辈们”的教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