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崔琰拜道:“丞相,今吾前来,欲求丞相一事也。”
\n
曹操来了兴趣,“季有何事?不妨说也。”
\n
崔琰长叹一声,假作忧心之状,“今冀州主簿卢毓,乃故旧卢植之子也,今于冀州病困在府,某心下甚忧,故欲求丞相将之调回来,免其受此辛累也。”
\n
曹操皱眉道,“卢毓病了?”
\n
崔琰暗道不妙,面上一副忧困之色,“是也,吾托从低崔林多看顾他,他已然病了一月,吾弟遂差人来来寻吾,言说此事。”
\n
曹操这才松开眉头,笑道:“季照顾后辈,自无不可,卢毓更是有才学的人,总不能教他命丧冀州,来日吾便发诏令他回来。”
\n
“多谢丞相!”崔琰一副感激之色,躬身拜道。
\n
曹操示意无事,崔琰告退。
\n
曹操便未将此事放在心上,专心批卷。
\n
却说荀在辽东,接手政务之后,一切倒是井井有条,而且在曹昂律令的基础上,荀宽严相济,辽东遂逐渐恢复,曹昂常使高顺引兵士行战船往辽东去送些农具以助荀治理。
\n
其实辽东之事也不是很多,主要是休养生息需要一个坐镇的住的,平日里也没有太多问题,主要就是发展生产。
\n
因此荀批卷批的挺快,还时不时的给曹昂写封信,讨论辽东甚么阶段该适用甚么政策。
\n
自曹昂给荀送过三本卷子去,不过一个月,荀就给送回来了,还附上一个统计表,其中一些精彩的卷子,荀也点了出来。
\n
曹昂心下长叹,荀要是不这么顽固,绝对是为相的最佳人选,日后自家老爹称王,荀为相,该有多好,可惜,荀要是不这般忠正,恐怕就不是荀了。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