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当然这只是幻觉。“烈士号”仍然按照旧的飞行程序,以十马赫的速度朝着地球疾速飞去。相对亿马赫飞船来说,这只是蜗牛的速度,但在太阳系这片小小的空间,这个速度已经足够惊人了。飞船与地球的距离飞速接近,而且航向的定位也非常精确。二十一分钟后,它一头扎进地球,撞击点是位于中国兰州城郊一处平静的农田,撞击时间是在此地的午夜。没有陨星撞击地球的宏大场面,没有电闪裂空、巨声震地、天崩地裂、烟柱入云。飞船一头钻进地层,几乎没有声音和震动,只在地面上留下一个直径数百米的孔洞。孔洞的洞壁非常光滑,表面层是透明的,逐渐过渡到不透明。撞击点离最近的村庄有数千米,周围没有一个目击者。村民仍在自家屋内香甜地睡觉,根本不知道这次撞击。整个地球都不知道,也永远不会知道了。
\n
飞船入地后毫无停滞,几乎是瞬间(0.004秒之后)就从地球对面钻出,出口位于南美洲阿根廷的门多萨。由于地球有公转和自转,这两种旋转运动与飞船的直线运动叠加,使这个贯穿孔洞略成弧形。但实际上,由于十马赫的船速远远快于两种转动的线速度,叠加之后仍是相当标准的直线,可以从亚洲的夜晚直接望到南美洲的白天。在这0.004秒中,飞船依次穿过地球的各层组织:
\n
地壳(包括地壳上部的花岗岩层和下部的玄武岩层);
\n
地下三十千米处的莫霍界面;
\n
地幔(包括地幔上部固态的橄榄岩层和下部因高温形成的软流层);
\n
地下两千九百千米处的古登堡界面;
\n
液态的地球外核;
\n
地下五千一百千米的利曼界面;
\n
固态的地球内核;
\n
再依相反次序穿越上述各层和各界面,在地球对面穿出。
\n
孔洞没有正好穿过地下六千三百七十一千米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6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