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一个完成的备选杂役便是在上山的途中作诗的唐文,时间很快,内容倒也中规中矩,倒也博得了两位长老的点头赞赏。
\n
庄风不愿意让自己一开始便过于受人瞩目,便忍着将一听到题目后便想好的诗句硬憋在肚里,等待有十多个人完成好才说出了自己的诗句,这也已经是一百五十名备选杂役中比较快的了。
\n
为了韬光养晦,不致于太过惊世骇俗,庄风选的是自己的记忆里一首比较一般的中秋诗,唐代诗人李朴的中秋:
\n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n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n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n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n
吟诵完毕,庄风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原来,他虽然是选了一首看似不起眼的诗句,但是庄风忽略了一点,那便是庄风记得的诗句几乎都是传世名篇,看似不起眼的句子在众人眼中也是难得的佳作。比如庄风刚刚吟诵的这首,题为中秋,实是歌吟中秋月夜,着重描写的又是那一轮秋月。诗中写了明月的形如宝镜,写了月夜的静谧气氛,写了它的平分秋色,写了它的云衢照明。后又用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作为素材,极写秋月明净圆满的形象。末二句,诗人进一步驰骋想象,打算约伴同游银河,更使诗中清辉漫空的月色显现出新的境界。
\n
因此,庄风的诗句脱口而出后,围观的近千名弟子倒有一半啧啧称赞,十位长老中竟然有六位点头表示赞许。毕竟,庄风所花时间不多,诗歌的质量却是之前的十多个人所谓比拟的。
\n
那名叫做唐文的备选杂役便站在庄风的身边,一直都比较得意,有种孤芳自赏的架势,如今看庄风的目光却有些不善。庄风心中不禁有些懊恼:咋一不小心便出了风头?
\n
既有庄风的佳作在前,又有备选弟子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