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映方的分账比例,一直保持在比较稳定的“四六开”,最终演变成了2010年的43%和57%的比例。
又是老谋子。
《金陵十三钗》上映时,新画面公司向影院提出要将片方的分账比例从43%提高到45%,招来影院和院线的集体抵制。
最后还是电影局的介入,使得双方各让一步,部分影院通过把最低票价限价提高5-10元,作为弥补损失的措施。
这特么就是资本家,永远不让自己亏,哪怕让消费者承担,都不会退让。
4次!
老谋子总共拉高了4次的分成。
十年,从35%提到了45%!
陈愈这一点,是真的很佩服他。
唯有他,做到了让院线让步,就他一人,日后的战狼都不行。
抛开张一谋有些电影拍的跟二人转似的不谈,他对华夏电影的贡献,那绝对是有目共睹的。
华夏票房能够在日后一次次创下新高,跟他一次次争取分成,其实不无关系。
分成越高,那电影业赚的更多,投资者也会投入更多,这才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而不是院线一味的抬高票价,从15-20-30……再到日后的45,50!
这帮院线吸血是一个比一个狠。
“英雄,我肯定是打不过的!”
路学常说的很洒脱,但事实上谁都知道这个事实。
怎么打?
一部200万的小成本,跟一部投资了3000万美金的大片怎么打?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