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益民和李崇光两人之外,其余的人都十分的振奋,这个是继空气炸锅之后,又一个好的产品。
胡厂长却顾不上庆祝,连忙回到办公室去,他还有他要处理的事情。
此时的外贸部大楼同样炸开了锅。
李部长刚挂掉电话,就抓起外套冲向电梯。
“通知市场调研组,带上近三年的国际能源设备报告!”他对着对讲机大吼,领带歪斜地挂在脖子上。
“立刻派车!咱们现在就去钢铁厂!”走廊里响起此起彼伏的脚步声,文件翻飞声中,有人碰倒了饮水机,矿泉水在地面蜿蜒成河。
黑色轿车风驰电掣般驶过厂区大门时,门卫老张差点没看清车牌。
李部长推门下车,高跟鞋在柏油路上敲出急促的节奏。
|“胡厂长,太阳能热水器在哪?”她顾不上寒暄,公文包甩在实验台上发出闷响。
“我们带来了三个语种的市场分析员,还有欧盟最新的能源设备准入标准。”说着,她扯开文件袋,一迭厚实的资料哗啦啦铺满桌面。
就在周益民他们正准备休息的时候,胡厂长就带着李部长她们来到科研室这里。
科研室的白炽灯将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在设备表面投下晃动的光斑。
胡厂长这时候说道:“益民,你们在场演示一下。”
周益民没有办法,只能听从命令,开始新一轮演示,而外贸部的专家们早已围拢过来,相机快门声、计算器按键声、英语和日语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
胡厂长站在人群外围,看着领导们紧皱的眉头和发亮的眼睛,突然意识到,这个深秋的早晨,不仅改变了钢铁厂的命运,更将在全国乃至世界,掀起一场关于清洁能源的变革风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