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弦。
芦苇只觉大脑通畅,一切都变得合理起来。
“江弦同志的小说啊。”
“那确实值得发一期专号出来。”
前段时间,江弦凭借小说《芙蓉镇》捧得茅盾文学奖的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自然也传到了西安,传到了西影厂。
虽然还是第一年举办这个奖项。
但透过媒体们如此大的阵仗和声势报道,芦苇多少能体会到这个茅盾文学奖奖项的含金量和影响力之大,在文学界绝对是前所未有的。
那么每一位获奖作家,可以说都是当下文坛最炙手可热的存在,足以跻身于文学界最顶尖的那一小撮人当中。
所以江弦的小说能够得到《延河》这样的待遇,芦苇丝毫不觉得奇怪。
甚至不觉得这是江弦的荣幸,反倒是他们陕西作协刊物《延河》的荣幸。
“应该是江弦的新小说吧。”
似乎也是为了表达《延河》编辑部对这篇小说的重视,在小说名的下方写了一段三四百字的编者按。
《延河》编辑部很少有写“编者按”的习惯,芦苇好奇的读了一下。
大意是说去年马尔克斯获得了198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风靡全世界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走入国内读者的视野,并受到读者以及作家们的瞩目。
江弦基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寻根文学”的理念,继《红高粱》之后,通过在陕北的几个月生活,为陕北高原献上了这篇小说,一部壮美史诗。
小说叙写了近百年时间里发生在陕北高原上的红色革命、绿色革命等重大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