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问题,一举两得,两全其美,主编,您这境界太高了!”
江弦无语,“老郑,你别把你那乱七八糟的官僚主义思想带进咱们编辑部,都拍上我的马屁了。”
“主编,我是心悦诚服,发自内心说的这么一番话。”
“得了吧你,少来这套。”
江弦教训一通,又看向朱伟,吩咐道:
“老朱,你上《人民文学》那边找一趟王濛同志,让他再给咱们调几个年轻点的编辑过来,嗯.老编辑也行,不过必须得思想开明,能跟上咱们的办刊理念。”
“成。”
吩咐完毕,江弦戴着太阳镜,非常潮流的骑着自行车去了一趟街办。
街办那儿听明白他的来意,相当之高兴,戴着红袖标的老干部非常热情给江弦倒一杯茶,让他坐下细谈,温言细语,完全以上宾待之。
就业不管啥时候都是个大问题。
街道里头这几个待业青年找不到工作,能把他们街办的领导们给愁死。
虽说如今距离大批知青返城,已经过了三四年的时间。
国家分配了一批,下海了一批,又严打了一批,当年艰巨的就业情况,算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不过每个街道里头,积攒的待业青年仍是不少。
“这样,您给我说一下,一共需要多少人手,多少的男同志、多少的女同志.”一位街道办的大妈,戴上老镜,抽出笔准备记录。
江弦轻咳一声,“一共要8个人,四个男同志、四个女同志,您也甭高兴的太早,我得跟您丑话说在前面,这批人来了以后算是实习,我得考察考察他们品行和业务水平,要是干不了,我还得撵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