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维熙道。
“主编,您要看?”
从维熙点点头,“我不仅是要看,我想,我还可以试着写一篇文学评论。”
“您写评论?”姚笑愚吃了一惊。
从维熙是以作家身份闻名的,他重返文坛后,先是以一篇《大墙下的红玉兰》突破题材禁区,开辟了新时期文学创作一个新的领域——“大墙文学”。
后来他的近作《远去的白帆》又在1984年全国第二届小说评奖中,以接近全票的票数,获得了该届优秀中篇小说文学奖。
在文学界,他的主要身份是作家,很少写评论,不过这不代表着他评论写的不好。
此前,从维熙曾经给江弦的《红高粱》写过一篇文学评论《五老峰下荡轻舟》,说他的新作是“在老题材下开拓出新意”,是战争题材下“忽而荡出一叶小舟”的潇洒之作。
评的非常漂亮,至今都是文学评论界以及谈到《红高粱》这篇小说时经常被提起的一篇佳作。
“怎么?你怕我的文学评论写不好?”从维熙调侃说。
姚笑愚连忙摆手,“主编,您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从维熙笑了笑,解释道:“之前我们错误的估计了《人民文摘》的销量,这个事情,江弦他们那边没说,不代表他们心里没有意见,当然,也有可能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不过我心底对这件事、对江弦始终是有歉意的,写这篇文学评论,也是想着,我豁出这张老脸,为他的小说造一造势,希望江弦能因为这个,卖我一些薄面,不要再对杂志首印量的事情耿耿于怀了。”
“.”
听着从维熙的话,姚笑愚心中忍不住为这位老作家对作家出版社的奉献感到动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