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这三部位处京城、上海的文学期刊,《城》这部文学期刊,身处广州,不拥天时,不占地利,只好努力寻求人和,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的向作家讨要好稿子。
可惜无论他们为作家付出多少,作家给他们的稿子,多数是作家本人的二流稿子。
也正因为这一点,《城》的编辑们,比其他的文学期刊更有危机意识。
他们能非常清晰的感受到那种随着80年代即将结束,文学也跟着走向衰退的颓势。
这让他们更加倍的珍惜每一篇好稿子。
前段时间,他们好不容易才拿到一篇《人生》的作者路遥的稿子:《平凡的世界》。
于是铆足了劲儿,为这篇小说造势,打算全力推出这篇小说。
结果不仅在小说的讨论会上遭遇了评论家们的“千夫所指”。
在发行量上也惨遭滑铁卢。
一部《平凡的世界》发表出去,连个水都没溅出来几滴。
唯一的一点儿关注量,还是因为江弦在小说的讨论会上和评论家们“舌战群儒”的趣闻,导致读者们有些好奇这篇能使江弦和评论家们观点两极分化的小说。
这事儿虽然刺激了一点儿发行量,可也架不住《城》这次的投入大啊。
总的来说,这次投入,《城》并没取得多大的收益,这让《城》的编辑们一阵沮丧。
直到那天,主编苏晨拿出了一份稿子.
《无主题变奏》,江弦。
和当时《平凡的世界》在研讨会上造成的奇异景象相同,这同样是一部令《城》编辑们评论两极分化的小说。
一部分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