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被这么一提醒才想起来,江弦可一直都是《人民文学》的副主编。
只不过上任以后,他一直主抓《人民文摘》的工作,在《人民文学》这边的存在感比较低。
但要说他是《人民文学》出身,这话可一点儿没错。
“我记得王蒙同志在主持《人民文学》工作以后,在当时那一期的《人民文学》‘编者的话’中有这样一句,叫作‘不拘一格,广开文路’。
我是这样理解的,‘一格’,可以理解为一种主调,一种思想倾向,一种艺术风格,一种创作手法,他是希望这部刊物能够兼收并蓄,天地宽阔.”
听着江弦的讲述,在场很多人忍不住频频点头。
如今回首再看《人民文学》这本刊物,王濛绝对在《人民文学》的办刊史上烙上了鲜明地个人印记。
他接手这部刊物前,刊物展现出的是一种死气沉沉的颓势。
而当王濛离开时,《人民文学》已经成了生机勃勃,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文学刊物,能在国内引领文**流,处在领军地位。
王濛担任《人民文学》主编虽然只有短短的3年不到的时间,但所作出的成绩,是得到了《人民文学》内部一致认可的。
江弦作为王濛的继任者,此刻,没有急着提出自己新鲜的办刊理念,提出自己准备大刀阔斧大干一场的想法,提出什么突破既有的束缚和羁绊,大胆开拓创新。
而是在这时重新讨论起他对王濛办刊理念的理解,这一点得到了在场很多人的欣赏。
此外,江弦在自己这番发言里,也没有什么慷慨陈词,而是很真诚的表示,自己终究只是个作家,编刊物还要仰仗各位专家。
这份低调和人情练达,又让江弦在很多人心目中的评价上升了一个层次。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