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文人雅士,甚至愿意用重金来换取一本活字印刷的诗集,他们对周明的才华和辽东的“奇术”充满好奇。这无形中,也为辽东吸引了更多的人才。
周明还指导商队,有意识地去寻找一些稀有的矿石,如铜矿、铅矿、锡矿等。他知道,这些是未来发展工业,甚至是制造火器和电力设备的关键原材料。
“公子,这是从幽州带回的硫磺矿石,质地纯净,数量不少!”黑牛带回了一批批物资,其中一箱箱黄色的硫磺矿石,让周明眼中闪烁着光芒。
“好!太好了!”周明满意地说道,“有了这些硫磺,我们的**‘轰鸣果’**(火药)便可大规模生产,再也不用担心原材料不足了!”
硫磺、硝石、木炭,是火药的三大主要原料。辽东有丰富的木炭资源,硝石周明也已经开始指导人手在各地搜寻。如今硫磺也有了稳定的来源,这意味着**“轰鸣果”**的产能将得到极大提升,为辽东的军事实力提供了坚实保障。
辽东的贸易商队,不仅仅是物资的搬运者,更是辽东文明的传播者。
他们将辽东的精盐、铁器、布匹带到中原,让中原百姓见识到辽东的富庶和工艺的精湛。
他们将《辽东诗集》带到文人雅士的圈子,让周明的才华和辽东的“新学”之名,传遍天下。
他们将辽东的**“肥皂”**带给贵族富户,让他们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洁净,无形中改变着他们的生活习惯。
每一次贸易,都是一次文化的交流,都是一次影响力的扩散。
周明深知,在乱世之中,仅仅依靠武力是无法持久的。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吸引力,才能真正凝聚人心,吸引人才。他要让辽东成为这个时代的经济中心和文化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