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所有渴望光明的人。
次日清晨,辽东部落的中心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仿佛提前过节一般。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期待与兴奋的氛围。
广场上,一排排崭新而奇特的农具整齐地摆放着,它们被擦拭得一尘不染,在晨光下熠熠生辉,仿佛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而非寻常的生产工具。那份精巧与细致,让所有围观者都为之惊叹。
为首的,便是周明亲自指导工匠们改进的**“曲辕犁”。它与传统笨重直犁截然不同,那弯曲的犁辕,如同匠人巧手雕琢的弧线,完美地符合力学原理。更令人称奇的是,它增加了犁壁**,使得翻土更加彻底,泥土更容易被翻上来,形成整齐的垄沟。这不仅能更好地翻土,还能减少对耕牛的磨损,大大提高了耕地效率,让农民们在劳作时更为轻松。旁边还摆放着配套的**“铁犁铧”**,其表面打磨得光滑如镜,泛着幽冷的金属光泽,一看便知其材质非凡,非一般粗糙铁器可比。
紧接着,是一具具造型精巧的**“新式水车”**模型。这些水车不再是简单的筒车,而是结合了周明指导下的“齿轮原理”,设计得更加精巧,提水效率远超传统水车,仿佛拥有了生命一般,源源不断地汲取着水源。旁边甚至还有一个小型的流水演示区,模拟着水车如何将低处的水源源不断地提到高处,那水流哗哗作响,引来围观者的阵阵惊叹,仿佛看到了神迹一般。
除此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精良铁具:锋利耐用的铁锄、铁镐、铁锹,以及专门为收割设计的铁镰。这些铁具,无一不是经过辽东高炉冶炼、百炼钢锻打而成,其品质和耐用性,远超中原市面上粗糙的铁器。它们不仅仅是工具,更是辽东科技实力的象征。
周明命蔡琰负责讲解,她的声音清脆而富有穿透力,如同黄莺出谷,悦耳动听。而铁山师傅和几位核心工匠则在一旁进行实物演示,他们黝黑的皮肤上布满了老茧,却带着一丝骄傲与自豪。
“各位乡亲,各位官员!”蔡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