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所为,却是“有为而治”,甚至是“逆天而行”。他用人力去改变天道,用科学去解释神迹。这在千年道法传承的于吉眼中,是一种巨大的,甚至是危险的“冒犯”,是对天地法则的挑战。
他并非不悲悯苍生,他的眼中有着对世间苦难的怜悯。但他更相信,天地有其自身的规律,万物有其自身的命数。强行改变,即便能一时奏效,也终将引来天道的反噬,带来更大的灾难。他认为,人类的渺小,无法与天地抗衡,唯有顺应,方能求得一线生机。
他没有进入辽东,也没有选择与周明直接接触。他深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而他的道,此刻便是观察,是警告。他要看周明这条“逆天而行”的道路,最终会走向何方,会给这片大地带来怎样的影响。
于吉的身影,如同微风般,拂过一处处疫病肆虐的废弃村落。他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却在最显眼的地方,用他那古老而神秘的道法,刻下了一些预示性的谶语。这些谶语,不是用刀刻,也不是用笔写,而是用一种玄妙的**“天地符文”**,铭刻在古老的树干上,或是荒废的寺庙墙壁上,肉眼看去模糊不清,只有心神敏感之人才有所察觉,且会莫名其妙地将其传扬开来,如同播撒下神秘的种子。
“逆天而行,必遭反噬。”
“世间大道,不可强求,强求者,徒增业果。”
“苍生有劫,非人力可挽,当顺天应命,方得始终。”
这些谶语,带着一股玄而又玄的意味,它们晦涩难懂,却又似乎蕴含着某种深刻的真理。它们随着逃难的流民,随着口耳相传的谣言,悄无声息地在中原的瘟疫区流传开来,如同病毒般扩散。那些绝望的百姓,将这些谶语视为“上天”的警示,视为对汉室无能的惩罚,或是对某些“异端”的警告,他们的内心更加惶恐不安。
在黄巾军的营地里,有方士看到了这些谶语,他们将它们视为“天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