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的缕缕炊烟,不再是单纯的饭菜香,更带着一股温暖与生机。
“神屁炉”的奇迹与笑料:能源的新篇章
火炕固然温暖,但其燃料——薪柴——的消耗,却是一个长期问题。辽东虽有山林,但若每家每户都大量砍伐,长此以往,环境必将遭到破坏,也会加重百姓的劳作负担。周明深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找更清洁、更高效、且可再生的能源。
于是,他想到了沼气。
沼气,这种在现代社会耳熟能详的生物质能,在汉末却无异于天方夜谭。当周明在一次会议上,向铁山和民部官员提出要利用“粪便”来“烧火”时,整个屋子瞬间安静了下来,空气中仿佛凝固了。
“公子……您……您是说,用……粪便……来烧火?”铁山愣了半晌,才结结巴巴地问出声,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旁边的几位工匠和官员也面面相觑,想笑又不敢笑,都以为周明是不是在瘟疫防治期间太过劳累,以至于有些魔怔了。
周明看出了他们的心思,他知道,要让这些古人接受“粪便变燃料”这种超前的理念,难度远超想象。
他清了清嗓子,故作神秘,又带着一丝“沙雕”般的严肃,解释道:“此乃‘变废为宝’之术,乃是‘科学’的又一奇迹!此气,乃是粪便中‘微虫’分解有机物所得,虽然气味独特,但燃烧起来,却无烟无味,比薪柴省事百倍,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他甚至还带着他们在工坊附近,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沼气池实验模型。他让民部的官员们,将收集来的、经由简易化粪池初步处理过的粪便(这也是为下一章的厕所改革做铺垫)和一些秸秆、烂菜叶等有机物倒入池中,并密封起来。
“这……这粪便里真有能烧火的‘微虫’?”有工匠小声嘀咕,脸上写满了质疑,但又不敢直接反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