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织宋还小呢,祖母天天念着这事。”
张征耐心作答:“我和你祖母也是这么说的,现在正是农忙的时节,又大概会是个灾年,时间上还要再看。你也识字,启蒙是尽够的。”
陈年麦于是回家道:“观主是这么说的,识字就可以给孩子启蒙,正好大嫂现在也看孩子出不了门,我觉得大嫂给织宋启蒙完全可以,先学个一星半点,日后进了道观说不得能名列前茅呢。”
他把张征要他启蒙的话按下不表,只管把活揽到秦香莲头上,皆因他是真不爱读书,看到字就头大。而且这样有点别的事做,大嫂说不定就不会闷闷不乐了,织宋也能解个闷。
陈老娘就问:“大郎媳妇,你看呢?”
虽然是个问句,但秦香莲认为,陈老娘是希望她应下的。
于是,秦香莲就不仅没把双胞胎甩出去,还揽了个教织宋认字的活。
就地取材,第一天就教了一首诗,名作《蚕妇》。
至于陈锦织宋这姓名和字,却是早早就教给织宋了,其余的简单的诸如千字文,也早就跟着她认了部分。
秦香莲一边哄睡双胎,一边缓缓讲蚕,又循序渐进讲到桑,讲到丝。
远古时期,有桑树通神的说法。商朝君王汤,曾经在桑林求雨。祖先认为,桑树是通天神树扶桑在人间的化身,太阳晚上就栖息在桑树上。
生活在桑林里的野蚕,化蛾飞天,是天赐的神虫。祖先们开始保护和养殖蚕,野蚕变成家蚕以后,祖先们又发现,蚕吐丝是它们飞天的关键,认为丝才是最重要的,渐渐懂得了取丝纺织。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