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扩充的,只流民不返乡容易暴乱,又有其余种种不得已,才优先遣返。
纪秦娥联系牙人找过来,官衙小吏便让有自愿留下的与她签下契约,至于是买卖还是雇佣,全凭本人自愿。
纪秦娥选的大都是卖身的。
因着秦氏布庄那一片的店铺多做的女子的生意,进进出出女子居多,便被称作宜女巷。
买回来的女人,几乎都没有正经名字,不是小花小草之类就是大丫小丫。纪秦娥本也想着听大嫂的,不做这等剥夺人家姓名的事,给人家留个来处。
可惜原先名字实在是不雅,纪秦娥便改了,用宜女巷的宜字起头,取宜室宜家、宜纺宜绣等吉祥名字。
“主家姓秦,从今以后,你们叫我娥娘子,称呼主家秦娘子便是。”
堂下众人称是。
又来新人,纪秦娥愈加忙起来,虽活计上有老人带教,但新人无根,衣食住行,样样须得费心。
正头痛时,方氏带着秦有根找了过来:“我在家里好好想过,家里也是同意的,把他送来跟着你,我也跟着过来守着他,就这一个儿子。”
方氏真是一个细心耐心的人,接过纪秦娥手里的杂活,没几天就安排妥当,新来的大小孩子都管她叫婶子,随了尚未见过面的主家秦娘子的称呼。
秦有根也跟着陈年麦架着牛车往各乡里去,陈年麦带他走一回教他:“无论是布,还是棉麻蚕丝等,但凡是得用的,皆可收回布庄。至于什么得用,眼看手摸,你这几日学过的。”
陈年麦站在后头,只看着秦有根在前头同人交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