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好好生活,祝愿双亲来世能够幸福圆满。
而她,则顶立起秦氏门楣,也肩负起兴旺家族的重任,请双亲不必担忧,再世投胎为人只须为自己而活。
祭文念完,投进火里。
道士们念起道经,做最后的祭祀。
秦香莲办完给秦员外立碑的事,村里老人都说:“等我死了,孩子们写祭文得照着香莲这样,不会差了。”
祭文原文虽投到火里烧了,但有那等记性不错的,与众人左拼右凑,字字句句复原出来。
陈老娘更是直说:“香莲,等我死了,由你来为我写祭文,我的生平我慢慢都说给你听,不用写得与你亲娘亲爹那般催泪,只叫我的后人晓得我一生的不容易。”
陈跛子不觉得不行,他是个没啥文化的,他娘既然有这个心愿,见秦香莲都不拒绝,他更不扫兴,只道:“娘,香莲写祭文熬灯点油费尽心血,要写得不好你可莫责怪。”
陈老娘脱了鞋子就往陈跛子头上敲:“你娘是那样的人?”
陈跛子抱头告饶。
清明节过完,秦香莲的祭文跟着离家谋生的秦家庄人,传扬开来。
自汉以来以孝治天下,历朝皆沿袭“旌善昭忠”制度,挖掘宣传树立道德模范,鼓励孝悌忠义的行为,以孝劝孝,提高民众道德水平,及至北宋,礼部的职责仍有“旌表孝行之法”。
秦香莲的祭文不日后传到了县令的耳朵里,他看了那祭文,联想到秦氏布庄的种种作为,决心润色一番,去信禀报于知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