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敢说徐锋剽窃,那是因为他不相信徐锋能写出来。
但他哪里知道原作者是谁?
若是胡乱指认,万一闹出笑话,他的脸面何存?
更重要的是,徐锋这顶“侮辱天下寒门才子”的大帽子扣下来,他可承担不起!读书人最重名声,一旦被扣上打压同道的帽子,以后还如何在文坛立足?
“我……我只是觉得此事太过蹊跷,一时误会……”
刘清支支吾吾,语气软了下来,但眼神中的不甘和怀疑却丝毫未减,“哼!就算不是剽窃,也绝无可能!题目刚出,一炷香都未点燃,你就张口成诗?而且还是此等佳作?这绝无可能!定有蹊跷!”
“对!刘兄所言极是!”立刻有学子跳出来附和,试图为刘清挽回颜面,也发泄自己心中的不平衡,“就算不是剽窃,这速度也太快了!不合常理!”
“就是!诗词之道,讲究推敲琢磨,哪有一蹴而就的道理?除非……”有人眼神闪烁,“除非他早就准备好了以‘边关’为题的诗作!”
“没错!定是如此!他提前得知了题目,或是准备了数首不同题目的诗,恰好碰上了而已!”
“哼!投机取巧之辈!胜之不武!”
质疑声再次响起,在他们看来,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壮士”,是绝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作出如此惊才绝艳的边塞诗的!
书局掌柜捋着山羊胡,浑浊的老眼中却闪过一丝了然。
他浸淫书海数十年,见过的读书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哪里看不出底下这些学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