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按大秦旧制,涉及朝中重臣、尤其是如此规模的贪腐大案,最终卷宗必须直达天听,由皇帝亲自披阅裁决,方能彰显天威,也体现皇帝对此类案件的绝对掌控。
丞相府,虽有辅佐之责,但通常只负责执行皇帝的最终判决,或在皇帝授意下进行初步复核。
赵凌似乎看穿了蒙毅的疑惑,他的指尖轻轻点了点堆积如山的奏章,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张良丞相,才思敏捷,明察秋毫,更兼深谙律法精髓。让他先替朕审阅一遍,查缺补漏,理清脉络,看看是否还有未尽之处,量刑是否允当。待他审阅无误,附上意见,再呈报于朕。”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仿佛永远批不完的文书小山,嘴角勾起一抹近乎自嘲的弧度,“朕日理万机,若事事躬亲,从廷尉狱的卷宗到陇西屯田的琐事,都需朕逐字逐句审阅……那朕这皇帝,怕是要累死在御案之上,为大秦鞠躬尽瘁了。”
“丞相乃百官之首,理当为朕分忧。此等依律断案之事,由他先行把关,既能确保律法公正,亦能提高朝廷运转之效。”
最后的话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宣告了他对权力分配和帝国机器运行的新思路。
蒙毅心中豁然开朗,同时也感到一阵凛然。
陛下此举,看似分权,实则是更高明的控权!
将繁琐的司法复核交予张良,既减轻了自身负担,又能让丞相府与廷尉府在具体事务上互相牵制、互相监督。
而最终的裁决权,依然牢牢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这份对权力本质的理解和运用,已臻化境。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