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去。”李绚摆摆手,说道:“你要留在后方,看着替朕看住河北和安东的道路,前线的事情,就让他们去跑吧。”
“是!”黄仁素肃然点头。
李绚又说道:“朕明年巡荆州,后年巡河北,谁任工部侍郎,那么明年就给朕去修缮洛阳到荆州的道路去,调用地方民工,还有军中士卒,把路拓宽,朕要锻炼他方方面面的能力。”
“是!”群臣赞同的点头。
黄仁素稍微犹豫,然后说道:“陛下,此事为何不考虑乐城伯,乐城伯在后勤诸事上,能力也是不俗。”
乐城伯刘元朗,刘瑾瑜的父亲,李志昭的外祖父。
李绚登基之后,封刘仁轨为汴国公,刘元朗被封乐城伯。
当年李绚在西北征战的时候,刘元朗就曾经多次帮他看着后路,处理军械调用之事。
李绚稍微摇头,说道:“岳父之事,朕的想法,是让他攒够资序,过两年便能够直升六部侍郎,而不仅局限于工部。”
资序。
群臣轻轻点头,皇帝这段时间,频繁提及的两个字。
要做尚书,要做宰相,甚至是寺卿,越是中枢的官职正职,就有也需要有地方的任职履历。
就拿欧阳通来说,他做过中书舍人,然后迁怀州刺史、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侍中。
地方,中枢九寺,六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