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一番商谈,几乎都同意许泽的提议,而且也明白未来的工程极其宏大,若是做成了,日后他们参与的人,都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
故此,人人都在出谋划策,上到运漕修建的线路,下到引商贾出资的谋划,一直商议到了深夜。
许泽看说得都差不多了,将杨修的笔录拿来通篇看完,问道:“德祖现在有奏疏的眉目了吗?”
“有了,”杨修无需多想直接诵念道:“臣许泽顿首再拜,谨奏圣听。扬州水潦为患,芍陂溃决,漂没庐舍千余区,溺毙民丁以万计。如今腐草案结,元凶伏诛,然堤防尽毁,漕运中绝。臣躬勘灾地、咨访老工,拟疏邗沟故道,筑芍陂石堰,凿广陵新渠,三工并举以安扬州。谨将工费筹算条陈如左……此呈贾主簿筹算之册本。”
“昔禹凿龙门而通九泽,武帝穿渭河而利关中。今江淮疮痍,非巨工不能苏其困;漕渠拥塞,非常赋不能速其功。”
众人皆是松了口气,大深夜时,困顿的人已经沉沉睡去,屋外还余不少虫鸣之声。
整个衙署正堂,唯有杨修的宏正之声,贯通门扉。
“若割少府钱一亿六千万,调豫、徐粟十万石,发豫、徐、兖罪徒万人,则臣任期内,可见千帆竞发于邗沟,万舸争流至许都,大汉幸甚……此呈州牧增收预算之册本。”
……
啪!
朝堂之上。
韩融哭笑不得,合上奏疏满是无奈:“少府实在不堪拨付,还请陛下定夺。”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