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与黄公覆、韩义公这些人交代!”
张昭和秦松斗对视了一眼,心想着谁不服让他去背这个千古骂名,看谁有此担当。
当然,这话不利于江东团结,当然不可说出口来,张昭苦笑道:“想来,这几位将军应当不会怪罪,毕竟扬州漕运若是促成,亦是利在千秋啊。”
“唉!”
孙策在万般无奈之下,叹声吞下了这次的屈辱,其实是在船上的时候周瑜暗中为他算了一笔账,如今手里这四郡之地,如果要自己来修建堤坝、河陂,打通河渠,建造运河的话,耗资之甚不可估量。
他们本来就穷,节衣缩食的养着这么多兵马,也不敢削减兵马的数量,还需要每年向各家族求资,否则兵马不足则为人所欺,可若招兵买马、养兵操训,又需要仰仗江东各世家家族。
若是把修堤通漕的事自己承担,江东哪里出得起这钱。
就算是有,江东地界远不如五州之地辽阔,往来商旅途行不远,又怎么能在数年之内就回本呢,所以乘许扬州之便,富足江东,为日后积攒底资储藏,方才是正道。
第四次赴许泽之约,把江东都快弄没了。
不过孙策亦是爽快豪士,没有扭捏作态在家中郁郁寡欢,他将目光放到了会稽东南,会稽郡的安定地区、家族族地,大多极重在北部的会稽、山阴、余姚、句章等地,自永宁往南都属山水交错之地,落后得很,还等同发配之地。
统称闽越部落聚集之地,沿海岛屿有疍民聚集,名义上归属会稽,实际不是。
而且那些地方的官吏基本上等同于土司,对孙策是敷衍性的表示臣服,其实也出不了兵力财资,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