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老百姓呢!”一个卖豆腐的老汉,激动得眼泪都快下来了。
“我之前还听我们村的秀才公说,这‘一体纳粮’,是朝廷没钱了,要从我们身上刮地皮呢!搞了半天,是让我们少交点,让那些老爷们多出点啊!他娘的,差点被那读书人给骗了!”一名壮汉,一拳砸在桌子上,愤愤不平地说道。
“没错!以后,谁再敢说林国公一句坏话,我第一个,跟他急!”
“支持朝廷!支持林国公!”
一时间,整个酒楼,群情激奋!
他们或许看不懂那篇高深的社论,但他们,却能从这篇质朴的报道中,最直观地,感受到来自朝廷的善意与决心!
一份报纸,在短短时间之内,便在大奉激起了截然不同的三种声音。
……
天鼎五年,春意渐深,然而大奉朝堂之内,气氛却远比外界气候更为复杂难测。内阁值房内,熏香袅袅,却压不住那份沉甸甸的凝重。
皇帝任天鼎端坐于主位,面色平静,手指无意识地轻叩着紫檀木椅的扶手。太子任泽鹏侍立一旁,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下首,林尘,刘文辉,王奎,朱照国等朝廷重臣分列两侧,皆是屏息凝神。
一份份来自全国各路的奏报和锦衣卫密函被内侍不断送入,又经由吕进之手,呈递到御前,并由书记郎官高声诵读。
初始的几份,确是捷报。
“报!东山省奏报,省府及各州县张贴《大奉日报》宣讲新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