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虎视眈眈,党项人更是屡屡来犯,有鉴于此,臣奏请陛下兴武举,办武学,选拔及培养善战之将,以振我大宋军威,使夷虏不敢犯也!”
黄亦然的话一说完,大殿之中竟悄无声息,安静得让人有种诡异的感觉!直到黄亦然退回了班列,才突然有人跳出来,而且一出来就是十多个,纷纷大喊不可!仿佛一兴武举大宋就要亡国一般。
首先抢到话头的是考功院的判司事赖淡顺,考功院掌考课之法及文武大臣的磨勘、关防、资任,较考等事,这本是吏部的主要职权,现在被划出来归于考功部,所以考功部权力是极大的。
赖淡顺一拂大袖奏道:“陛下,太祖曾言,百个文官弄权,不及一个武将为祸之烈,我大宋之所以能结束后唐以来武将专权,地方割据局面,正因实行了重文抑武的国策,此乃太祖定制,陛下,前车之鉴不远,祖宗法度不可废啊!”
许清听了,觉得这话没什么新意,但没新意不等于没有作用,想必因五代之乱,心存余悸的大有人在,甚至欧阳修也是因为这个才出言反对的。
另外如今武将在朝堂上几乎没有话语权,这对文官而言,正是形势一片大好,朝中权力就那么多,若分出一半来给武将,那文官的利益就将大大的削弱。
有大局观的人不是没有,但更多的人却是只顾眼前利益,只要外敌没有打到家门,没有抢走他的财物,没有***他的妻女,他们就没什么迫切感,绝对不会主动把手中的权力分出来。
看着殿中乱糟糟的一片反对声,许清抬头向前面的范仲淹等人望去,论资历和声望,许清差人家太多,现在应该是他们站出来说话的时候了,否则有些不明就理的中立派见此形势,怕是马上要倒到反对派那头去了。
范仲淹不负所望,昂然出班奏道:“陛下,臣认为黄御使所议可行。前唐之所以造成地方割据,武将专权,其主要原因在于国策失当。
前唐在军事上采用的是外重内轻政策,边境各节度使兵权太重,且过于信任外族将领,军中胡人众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