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样啊!那好吧,这钱您拿去给皇后娘娘,就当是你曦儿姐姐捐给那些寒家学子的!对了,那天让你们查是谁家开出的盘口,查出来了吗?”
“查出来了,共有四家,第一家是仁宝商行,背后是越国公府……”
果然不出所料,曹佾报出的几个商家后面都是背景深厚的豪门,不过今年从比赛结果可以看出,这些人并没有操纵比赛,许清也懒得理他们,下次武举留个心眼,提前做些防范就是。
润州城外。
经过半年时间,一个大型的码头已完工大半,其中右边的二十个泊位已经投入使用,而另一边还在紧张的施工中。
呼喝的号子声盖过了江涛泊岸,一块块重达几千斤的石料,只需几个人合力拉动吊臂上的滑轮组,便能很安放到位。
因为龙门船厂的存在,现在整个江南地区施工时,都纷纷效仿,使用这些省时省力的工具。
技术的传布速度令人惊叹,象苏州梁家,刚刚研究出了水力织布机,马上就有许多商家前来购买这项技术。
当然,起初也有人不想花钱,打算派人去混入梁家偷学,但一打听,梁家要的技术转让费并不算高,与其枉做小人得罪梁家这样的商界魁首,被人鄙视打压,还不如花点钱光明正大的去购买。
韦灵运和晏知行等人今天来参加润州市舶司的落成典礼,市舶司的建成,预示着润州正式成为连接海外的一个商贸大埠。
如今码头上仓库林立,一些民居和商铺也如雨后春笋般挤身其中,才半年时间,原本荒芜的江边,俨然成了一个繁华的小镇,而且看情形新的建筑还在不断地向四周舒展着。
现在码头附近的房产地价,已经不下于润州内城,靠着这些收入,韦运贷顺利地将码头建了起来;
整个过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